清远:饮水安全无小事 全程监督解民忧
水是生命存续的基础,更是乡村振兴的命脉。然而在部分农村和边远地区,“饮水难”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压在群众心头的重担。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清远市纪委监委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解决农村供水保障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抓紧抓实,以精准监督推动责任落实,督促镇村因地施策、破解难题,真正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
改造供水管道外迁人口聚居点实现“用水畅”
“这下用水方便多了!”当施工人员拧开总阀门,清澈的自来水顺着新管道喷涌而出,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外迁人口聚居点供水改造项目测试通水现场村民一片欢腾。在清城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这个备受关注的供水改造项目终于完成通水测试。
原来,石角镇外迁人口聚居地因人口规模扩大,用水需求增长,自来水供应得不到保障,村民只能长期依靠打井或购买桶装水维持日常用水,水质难以保障,而且成本高,当地村民反映强烈。
针对用水影响外迁人口聚居点村民生活质量的问题,清城区纪委监委迅速主动介入,会同石角镇纪委、镇外迁人口组、农业综合服务组实地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推动石角镇政府立足实际提出解决方案,以塘基东屋村、民安坪阳村、石岐金田村作为试点村庄,实施自来水整体入户改造工程,力求尽快解决3个外迁人口聚居点用水难、用水贵问题。
为保障改造项目如期顺利完成,清城区纪委监委靠前监督、跟进监督,针对资金不足、工程进度缓慢等问题,积极推动石角镇政府与区属有关部门对接,落实工程项目资金保障,推动项目全流程提速办理。同时,定期联合石角镇纪委进行实地察看,重点检查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项目进度等内容,对施工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工程材料质量等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关职能部门,并督促落实整改,以强有力的监督为改造项目保驾护航。
据了解,外迁人口聚居点供水改造项目共铺设主供水网1.58公里,分支入户管道1.65公里,配备智能水表125套,建成后可实现24小时稳定供水,届时3个聚居点共149户780人的村民将告别“挑水用”“买水用”的历史,正式用上卫生、便捷、稳定的自来水。
“以前打井取水,水质浑浊,还要经过沉淀后才能使用,将来通了自来水,干净又方便,以后再也不用为喝水犯愁了!”外迁人口聚居点的一名村民对前来回访的石角镇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引来“水库水” 700名村民喝上“放心水”
“以前我们喝的地下水,下雨天就发黄,还有泥腥味,现在政府给通了自来水,喝着放心。这好事办得,真叫一个贴心!”连州市九陂镇新墟村长塘片区700名村民的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此前,连州市九陂镇纪委深入新墟村长塘片区入户走访时,村民集中反映用水问题。经核查,长塘片区地势比较高,缺乏稳定的自来水供应,季节性缺水严重,新寨、老寨、新建三个村小组村民日常只能饮用地下水,缺乏检测和净化措施,村民普遍对水质安全感到担忧。
对此,连州市九陂镇纪委迅速行动,向镇党委汇报,争取镇党委的支持,牵头组织镇水利部门、财政所、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召开紧急联席会议,围绕长塘片区饮水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经过多轮研究与协商,最终确定从距离村子1.5公里外的隔壁县连南板洞水库引入水源的可行性方案,并顺利筹措7.8万元的乡村振兴资金,推动项目顺利启动。
项目启动后,九陂镇纪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工程质量、施工进度、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定期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全过程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同时,主动倾听村民意见建议,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涉及村民利益的问题,高效推进民生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助力当地实现生活用水不仅有“面的覆盖”,还有“质的提升”。
“‘有水喝’‘喝好水’,事关民生福祉。下一步,我们将紧盯供水薄弱环节和群众反映的喝水难题,把监督‘探头’架到村头巷尾,以一盯到底的韧劲推动问题整改,真正把惠民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清远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