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宣传 » 八面廉风 » 正文

清远:攥指成拳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来源:清远廉信         日期:2025-6-12 15:10:10

“现在村里搞补充耕地项目,补偿款都能及时公开发放!”日前,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里水村一村民欣喜地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原来佛冈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镇”联动和片区协作机制,重拳整治补充耕地项目腐败问题,仅用时一个半月就严肃查处石角镇城建办原雇员刘某通过虚报面积套取补偿款等问题,连带查处13名涉案人员,在当地形成了有力震慑。

近年来,清远市纪委监委多管齐下强化基层监督执纪执法,委主要领导包抓重点案件,班子成员常态化带案下沉指导,以上率下传导责任压力,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县(市、区)纪委监委任职,强化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专业指导,增强基层监督办案效能。尤其着力推动基层探索运用“提级监督+片区协作+交叉检查”工作机制,统筹调配力量开展监督执纪执法,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着力解决基层熟人监督不愿、同级监督不敢、协同监督不力等难题,有力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2025年以来,全市8个县(市、区)纪委监委共立案572人,留置23人,办案成效明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提级监督破解基层监督震慑力不强问题

提级监督是解决基层监督“远、弱、难”问题的关键抓手,通过上提一级监督权限,有效破除人情干扰、提升监督权威。清远市纪委监委专门出台《进一步加强对镇(街)党委主要领导监督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六条措施》,以开展提级政治巡察、问题线索提级管理、加强谈话监督等硬措施,强化对全市镇(街)党委书记的提级监督,推动各县(市、区)加强对村(社区)“一把手”提级监督,抓住“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最后一公里”落实到位。

“石潭镇某村民小组原组长成某,侵占集体资金问题性质恶劣,群众反映强烈,区纪委监委提级办理后,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查处了类案22件,涉及金额100万余元,有效挽回村民经济损失,得到了村民的点赞!”清新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提级监督工作成效时说道。

为有效提升村级监督质效,清新区纪委监委对重点关注村开展提级监督试点工作,建立领导包联机制,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定点下沉重点村,通过蹲点调研、专题宣讲等方式,强化政策传导,畅通村民反映问题渠道,及时摸排掌握提级监督试点村“两委”干部问题线索,并将有关问题线索提级办理,推动案件快查快办。此外,该区纪委监委还通过“派驻预警谈话+区级提级约谈”方式,加强对试点村“两委”干部谈话监督,有效推动问题落实整改。

提级监督,既有效提高了监督执纪执法效率,又加强了对镇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指导,实现了区镇两级纪检监察力量的高效统筹和上下联动。2024年以来,清新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和镇纪委走访提级监督村52次,督促解决问题9个,提级办理问题线索2件。


片区协作破解基层办案力量稍弱问题

清城区洲心街道南埗村委会原党总支部书记杨某,利用土地出让、“三旧改造”等工作收受贿赂、侵占村集体资金,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该案涉及房地产公司、征地拆迁等项目,资金体量大、利益链条复杂,清城区纪委监委综合分析研判后,迅速启动片区协作办案模式,统筹城区相关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街纪委办案力量,合力攻坚,推动案件突破提速,共立案10人,留置2人,主动投案3人。

“之前基层查办任务量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案件,常卡在力量不足、经验不够、人情干扰上……现在我们区建立了片区协作机制,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不仅能有效解决基层办案力量薄弱的问题,而且能打破‘熟人社会’壁垒,大大提升了我们基层的办案质效。”清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按照“统分结合、一体联动”原则,清城区纪委监委将8个镇街和4个纪检监察组划分为4个片区,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挂帅督战,统筹纪检监察室专业研判、派驻纪检监察组行业监督、镇(街)纪委属地排查这三股力量,实行监督联动、线索联查、案件联办,并定期召开片区协作工作会议,及时解决监督检查、信访举报、审查调查等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工作质效。2024年以来,清城区各协作区共立案128件,留置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6人,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5人。

片区协作机制不仅有效地整合了基层监督办案力量,也为纪检监察干部搭建了素质能力“练兵场”。

“片区组长、副组长在办案过程中既讲理论又教方法,我们在谈话笔录制作、证据调取和分析等方面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连州市西江镇一名核查组成员表示。

原来,连州市纪委监委在片区协作中运用“以老带新”“以案代训”的方式,促进片区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乡镇基层纪检监察“新兵”在办案实践中加强对纪法知识的掌握运用,有效提升了实战能力。


交叉检查破解基层监督质效不高问题

“这条小河流整治的堤坝建设长度是多少?道路亮化工程的路灯数量够不够?危房改造符不符合条件申报?砂石垫层是否符合项目施工要求?”英德市纪委监委联动监督交叉检查组成员在开展检查时问道。

为深化各镇(街)协同联动监督深挖案件线索,严肃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英德市纪委监委统筹全市24个镇(街)监督执纪力量,成立联动监督交叉检查组,围绕乡村振兴工程项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住房保障等重点领域,通过走访村居一线、查阅项目台账、实地座谈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2025年2月以来,英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联动监督18次,发现镇(街)问题线索41件、同比增长86.4%。

“‘交叉监督检查’面对的不是熟人熟事,更能放开手脚干,监督成效更好。去年我们聚焦涉农奖补资金和‘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开展了几轮交叉监督检查,一共发现了82个问题……”清新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2024年以来,清新区纪委监委聚焦基层监督痛点,探索运用“交叉监督检查”新模式,成立了由区纪委监委相关室(组)负责同志为组长、镇纪委及镇属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为成员的4个交叉监督检查组,紧盯关键人、关键事跨区域开展交叉监督检查,实现基层监督从“各自为战”向“全域联动”的深度转变。

清新区纪委监委今年还制定了《“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方法》,着力推进典型村工程项目交叉监督检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发现个别项目存在涉嫌虚增工程、偷工减料、套取资金、工程资料缺失等问题46个,坚决督促整改。

“力量沉下去,质效才能提上来。近年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交叉监督检查等,有效激活了基层监督‘神经末梢’。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基层监督上‘深耕细作’,在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一贯到底、落地生根。”清远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中共连州市纪委、连州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建议采用1024×768最佳分辨率浏览本站

地址:连州市湟川中路49号 邮编:5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