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政文化 » 廉泉清风历史教育基地 » 正文

廉风清韵燕喜园

来源:连州市纪委、市监察委         日期:2018-12-10 3:19:34

   燕喜园原是岭南名胜海阳湖畔的一座园林,也称燕喜文化园,在连州市连州中学内,建于唐代广德年间,至今1200多年。走进燕喜园,亭台楼阁、繁茂林木、嵯峨奇石、诗文石刻映入眼帘;亲近燕喜园,一位位古代贤者的形象扑面而来;品读燕喜园,一个个清正为民的故事昭示后世!
   品读精致的吏隐亭,我感怀刘禹锡“功利存乎人民”的炙热情怀。
   
吏隐亭是刘禹锡重修海阳湖和燕喜园时筑建的一座观景亭,亭子飞檐高翘,八角玲珑,朱柱绿瓦,雅致脱俗,为刘禹锡所钟爱,常与文人骚客在此小饮咏诗,抒情明志。此亭“前有四榭,隔水相鲜。架险通蹊,有梁如霓……”(刘禹锡《吏隐亭述》)。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任刺史,时达近五年之久,为连州做了不少好事实事,给连州人民留下良好印象,又对岭南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刘禹锡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一文中写道:“既视事,得前二千石名姓於壁端,宰臣王晄、幸卿刘晃、儒官严士元、闻人韩泰佥拜焉。或久於其治,功利存乎人民;或不之厥官,翘禺载於歌谣”。刘禹锡列举了在连州的四位贤吏,表示自己“余不佞,从群公之後”,要有所作为,做一代清官。他躬身农耕,体恤民情,编写医书《传言方》,写下《莫徭歌》、《蛮子歌》、《插秧歌》等反映劳动场面的诗篇;他恋土爱民,兴学重教,带动连州文化走向兴盛,他培养出连州第一个进士刘景,后来刘景的儿子亦高中进士,官至宰相。在唐宋时期,广东进士共175人,连州就占55人,由此,史上有“连州科第甲通省”之美誉。在连州期间,刘禹锡著作颇丰,共写下诗歌73首,散文25篇。他对连州山水的爱,对连州人民的情,在他的诗文中得以体现,如“剡中若问连州事,惟有千山画不如”(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刘禹锡《吏隐亭》),而他“功利存乎人民”的为政观为后人所赞颂!

仰望矗立的刘公祠,我敬仰刘瞻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一生。

在连州燕喜园里建有刘公祠,亦称刘几之堂,载记了唐代贤相刘瞻正直清廉的故事及传奇的一生。刘瞻,字几之,连州人,唐代两朝宰相。刘瞻在宰相任上,勤政爱民,政绩显著。然而不足三月,却因一事被罢了相位,并被流放到了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据五代《中朝故事》记载,咸通十一年(870),唐懿宗爱女同昌公主因病医治无效而死,唐懿宗迁怒于医官,将翰林医官韩宗邵等二十几个御医全部斩首后,又欲将医官们的亲族共300多人打入死牢刘瞻认为懿宗这种错误的行为,有失于民心,便冒死直谏,解救无辜。唐懿宗大怒,贬刘瞻为荆南节度使。300多无辜被救,刘瞻却在偏远荒芜之地度过近四年。但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行为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光照后人。

    刘瞻为官勤政节俭、清正廉洁,为世人所敬仰。据《资治通鉴》记载,刘瞻正是因为“素有清名”才入阁为相的。唐《北梦琐言》记载,刘瞻初入官场,性耿直,耻敛财,三餐不饱, 却常以俸薪接济贫困亲友,任大理评事时,清廉至“饘粥不给”,只好常到安国寺的和尚朋友处蹭饭吃。做了宰相后,住的房子都是租用的。同昌公主事件中,翰林学士郑畋承旨草拟罢刘瞻相制云:“安数亩之居,仍非已有,却四方之赂,惟畏人知”。一个居百官之首的宰相,虽数亩之居,却不是自己的私房,且拒绝四方只贿赂,实为清廉之官。

 

咸通十四年(公元874年)七月,李儇即位,重新起用刘瞻为宰相,刘瞻再度入朝。这个消息传开后,朝野内外一片欢呼。据《资治通鉴》载: “……瞻之贬也,人无贤愚,莫不痛惜。及其还也,长安两市人率钱雇百戏迎之。瞻闻之,改期,由他道而入”。说是长安城的老百姓得知刘瞻再度入朝为相的消息,纷纷自动凑足钱,雇请戏班和民间杂耍,载歌载舞地迎接刘瞻回来,这是何等的一份荣耀!刘瞻知此事后,却主动避开这份荣耀,更改了回朝的日期,且由另一条道路悄然进入京城长安。这样的迎接场面,实属罕见,可见刘瞻深得民心,威望之高,是一位贤相。刘瞻回京再任丞相后,一些趋炎附势者为讨好他,向他进贡豪宅华府,刘瞻全都推辞,还是租住原来旧屋。然而,刘瞻再任丞相不足三月,赴当时另一宰相刘邺之家宴后抱病,不久便逝去,当时人们认为是刘邺害死了他,是否属实,有待考证。史料有这样的记载:“瞻归而遇疾,辛未死,时人皆以为邺鸩之也”。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称刘瞻“为人廉约,所得俸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家不留储,无第舍,四方献馈不及门,行已终始完洁”。明代岭南学者黄佐赞“平章纶省,献纳司台,一介不取,九死不移。安居则非已有,却贿则畏人知,刘湟川之相僖也。”

    端详庄严的燕喜亭,我倾听韩愈赢得江山都姓韩的动人故事。

    唐贞元年间,韩愈被贬为阳山县令,期间为连州任司户参军王仲舒在海阳湖畔建的一座亭子命名作记,韩愈取《诗经》中“鲁侯燕喜者,颂也”之意,将亭子命名为“燕喜亭”,并写下名篇《燕喜亭记》,人们慕韩愈之盛名,文人墨客黎民百姓,纷纷前来观赏,燕喜亭从此盛名天下。韩愈在阳山任职期间,立下“鸢飞鱼跃”的凌云壮志,积极传播儒家文化,勤于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勤政为民,传为美谈。为铭记韩愈,后人曾把阳山改名为韩邑,把湟川改名为韩水,把阳山的牧民山改名为贤令山。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李翱在《韩公行状》中说,韩愈在阳山时“政有惠于下,及公去,百姓多以公之姓以名其子”,我国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赵朴初这样评价:“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抚摸斑驳凝重的石刻,我听见历代贤者掷地有声的脚步。   

燕喜园里的石林崖壁上,曾留下摩崖石刻近40幅,现存28幅,由石刻笔迹考证可追溯到唐代,多为宋、明、清年代所刻。历代贤人元结、刘禹锡、孟郊、周敦颐等在此题文刻字,以铭心志。刻在燕喜亭右后侧的一尊形似卧龙的巨石上的韩愈手迹“鸢飞鱼跃”,铭记着一代贤者的丰功伟绩。韩愈被贬阳山,曾写下“鸢飞鱼跃”四个传世千古的大字,以此自勉,后真迹流落民间近千年。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3年),阳山县教谕何健从在一村民家中发现此书,将之买下,并摹刻于石碑,镶嵌于钓鱼台上。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连州人石秉章拓韩愈真迹,将“鸢飞鱼跃”四字刻于燕喜亭右后的卧龙石上,后有何健的楷书题跋:“韩公大字世罕见之,乾隆壬寅,健秉铎阳山,得四字于土人家,为之勒石。”

    宋绍兴年间,谪居连州的南宋宰相张浚于燕喜亭右前方的崖壁上题字“ 紫岩张浚携子游燕喜亭……” 张浚乃抗金名相,其谪居连州四年余,开办书院,热心地向州民传播中原文化,同时潜心治学,研读古籍经典,推动了连州文化的发展。据《连州志》载,“浚在连,独喜与论文。浚子栻严事之”。张浚之子张栻13岁时随父来连州,深深爱恋连州山水,择连州八个景点,题《湟川八景》之咏:巾峰远眺、秀岩滴翠、圭峰晚霭、楞伽晓月、双溪春涨、龙潭飞雨、静福寒林、昆湖叠巘。这八首咏景诗语句优美、意境深远,引文人雅士争相唱和,更使连州风光生辉溢彩,芳名远扬!

行走一座座亭台楼阁,我迎来一股股廉洁清风。
    燕喜园里茂密的丛林里,亭台楼阁,争相辉映。流杯亭原名“勿幕亭”,为连州知州徐常于北宋元祐年间所建。徐常取《易·井》六卦辞“井收,勿幕”之义,将亭取名“勿幕亭”,并题写《勿幕亭记》,文中以井和泉的关系,比喻道和德的道理,赞美“德”和“清”。徐常筑亭以修德,为后人所传颂。崇岳堂记载着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壮举及在连州剿匪的史实,慕黄堂诉说连州清官黄匪躬“志大重忧国,恩深岂顾家”的报国之志,吟唱着黄匪躬“一挹清风”,清名垂千古的颂歌。铁城亭和四角楼里回荡着抗战期间,连州人民“多难兴邦”,奋起抗日的战鼓声声。燕喜牌坊书写着书画家、教育家杨芝泉修复燕喜园名胜古迹,筑建刘几之堂、铁城亭、会友亭、醉翁亭、崇岳堂、慕黄堂的壮举及躬身连州教育、暗中支持革命的传奇人生。

走进燕喜园,忆古抚今,令人骄傲,让人沉思,催人奋发!







 


 


 

 

中共连州市纪委、连州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建议采用1024×768最佳分辨率浏览本站

地址:连州市湟川中路49号 邮编:513400